2020年12月19日,历经两个五年规划的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式启用。
近年来,伴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落地,医学创新转化备受关注。201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致信建议,在我国大力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民健康,也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转化医学建设的帷幕。国家在上海、四川成都、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陕西西安布局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网络。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按照“先行先试”原则于2013年立项,2016年启动全面建设, 成为继上海光源大设施及上海蛋白质中心后第三家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大设施,也是目前我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大设施。
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在欢迎词中介绍,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是当今国内首个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科学设施。将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中的重大关键技术, 重点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研究相关发病机理和规律,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搭建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科学设施,开展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医药产品和技术开发再回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研究。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国辉认为,在自动化标准样本库,跨尺度生物成像,新药物化合物发现和验证,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研究型病房等功能方面,设施服务水平已经走到了国内前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中已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今后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建设成为全国生命科学界共用的信息平台和人才技术交流高地,尽快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突破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
其中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舱群)为全世界首家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由多达8台代谢舱(单体研究机构数量全世界第一)组成代谢舱群,其中环境模拟代谢舱可模拟低压低氧等人类生存极端情况,对人体在静息、日常、运动等各种状态进行精确的能量代谢监测。
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国之重器——转化医学大设施自12月19日这一天正式从全面建设阶段昂首迈入引领医疗行业、全速发展的阶段。在为国内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开启持久、开放、多元的转化医学“黄金时代”。
怡耀科学承接的人体数字化代谢舱平台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牵头,怡耀科学仪器作为方案供应商及执行,提供整个平台的设计、落地、集成、搭建及应用支持。并组建以John Lighton博士(Sable Systems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为首的顾问团队和以Russell Rising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人体代谢舱实验室前负责人)为首技术团队提供全程支持。
该代谢舱可用于探索环境刺激、昼夜节律、人体状态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测定食物热效应,探索运动训练与能量消耗的关系,探索食欲、饮食习惯、营养管理与能量消耗的关系,探索年龄、性别与特殊疾病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影响代谢的遗传致病基因与能量消耗的关系,开发新药物或健康食品。舱内环境稳定可控,整合多重数据传感器,实时采集舱内环境和多重生理指标,并通过人工智能实时分析舱内人体行为姿势,以建立人体行为学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实现个体表型数据实时采集并分析,为个体化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